下面順發恒基廠家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成都瀝青路面的定義,發展歷程和具體應用,有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一,定義
瀝青路面,是指在礦質材料中摻入路用瀝青材料鋪筑的各種類型的路面。瀝青結合料提高了鋪路用粒料抵抗行車和自然因素對路面損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塵、不透水、經久耐用。因此,瀝青路面是道路建設中一種被廣泛采用的路面。
瀝青路面的瀝青類結構層本身,屬于柔性路面范疇,但其基層除柔性材料外,也可采用剛性的水泥混凝土,或半剛性的水硬性材料。
二,發展歷程
據考古資料,印加帝國在15世紀已采用天然瀝青修筑瀝青碎石路。英國在1832~1838年之間,用煤瀝青在格洛斯特郡修筑了一段煤瀝青碎石路;法國于1858年在巴黎用天然巖瀝青修筑了一條地瀝青碎石路;到20世紀,使用量很大的鋪路材料為石油瀝青。中國上海在1920年代開始鋪設瀝青路面。1949年以后隨著中國自產路用瀝青材料工業的發展,瀝青路面已廣泛應用于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線,成為目前中國鋪筑面積很多的一種路面。
三,具體應用
1.成都彩色瀝青路面
彩色瀝青路面在國外已較多地應用到城市道路中,起到美化城市和誘導交通的作用,但在中國道路上應用尚少,彩色瀝青混凝土是由脫色瀝青、有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劑等材料組成,彩色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為。原材料質量控制是..彩色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質量的前提,每一批原材料進場須按品種、規格分別取樣試驗,嚴禁不合格原材料進入施工流程;彩色瀝青施工的關鍵在于原材料的選用和配合比的設計,其施工關鍵工序在于拌和與碾壓,也就是說拌和時間控制色粉投入量和拌和次序、時間。碾壓時做到快捷;本工程采用脫色瀝青、色料和本地區集料,通過摻入抗剝落劑來提高本地酸性集料和瀝青的粘附性,采用水泥代替礦粉提高了瀝青混合料水穩性等技術措施,成功地配制出彩色瀝青混凝土,為今后本地區彩色瀝青鋪面的施工積累了經驗。
2.改性瀝青路面
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預防路面早期破壞,表面層施工引入了改性瀝青工藝,以迎合交通量的迅速增長、車量大型化和嚴重超載問題的嚴峻考驗。在中國廣泛推廣的改性瀝青主要是摻加SBS改性劑或SBR改性劑,改性后瀝青在物理性能方面得到提高,主要表現在軟化點、針入度、脆點、延度等方面都得到改善。
改性瀝青路面的原料通常選擇堅硬、粗糙有棱角的優良石料,而花崗巖、石英巖、玄武巖等具備這些性質,但這些石料中往往屬于酸性石料。瀝青中含有瀝青酸、瀝青酸酐等,粘附性往往難以滿足要求,為了增強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在基質瀝青中摻加SBS改性劑,就能滿足粘附性的要求。在路面施工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改性瀝青的粘附性,在改性瀝青中還摻加了抗剝落劑。在填料中摻加水泥、生石灰粉等代替礦粉,增加瀝青與石料的粘附性,大大的提高了瀝青混合料的水穩性。
改性瀝青的粘度較高,施工難度大,與常規瀝青路面施工工藝存在較大差異,但施工實踐表明,只要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材料、配合比、拌和、攤鋪和碾壓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改性瀝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高,一般取出料溫度170℃~180℃,因此礦料的加熱溫度宜取180℃~190℃。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適當延長。一般拌和時間應大于45s,其中含3~5s的干拌,以..礦粉吸油的均勻性。拌和時間是否足夠,拌和方法是否正確,是生產優良瀝青混合料的關鍵環節,質量均勻的混合料表現為所有的集料顆粒完全均勻地被瀝青膜裹覆,瀝青均勻分布于整個混合料,以無花白石子、無瀝青團塊,烏黑發亮為宜。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總結的關于成都瀝青路面的小知識,想要了解更多有關于成都瀝青路面的相關信息,歡迎隨時致電公司熱線進行咨詢。